飒· 3551企业⑤ 宇微光学:突破毫厘之间的卡脖子技术
人潮归谷,光谷沃土生机勃发;千帆竞发,企业群落活力激荡。
水大鱼大,且鱼多、鱼欢。谷大人多,且人奇、思巧。
2009年起,光谷实施“3551光谷人才计划”,大力引进海内外人才。在光谷新技术、新产品、新方向的新经济赛道上,总能见到各类3551人才的身影,北大硕士创业研发人工智能气象预报技术;研究火箭系统工程的海归跨界做创业孵化;华科博导投身光源领域造出一流产品...3551人才企业的确就是这么飒。
今日我们将推出“飒· 3551企业”系列报道第五篇——宇微光学:突破毫厘之间的卡脖子技术
制备“万物互联”大脑——高性能芯片的光刻机,可谓比原子弹还稀有。但仅有“器”、没有“技”还不够。
光刻是通过光线将电路图案“印刷”到不足指甲盖大小的晶圆上,这一过程对加工工艺的精度要求达到了纳米级。电路图案的精细度越高,成品芯片的集成度就越高。
如果没有计算光刻OPC软件不断校正“印刷”精度,就有极大可能“看走眼”,一旦精度差之毫厘,生产出的芯片轻则性能达不到设计指标,重则直接变为工业废品。
在光谷,就有这样一群“校正师”,保障这一在晶圆上刻画超大规模电路的“微雕”事业,拥有绝佳“眼力”。
光刻机是制造芯片的最核心装备,制造难度极大,被誉为世界上最精密的工具,而在20多年前,在缺芯少魂的担忧下,中国喊出了“砸锅卖铁也要研制芯片”的口号。
在政策的鼓励下,中国半导体产业出现了海归创业和自主发展的热潮,当2002年光刻机被列入国家863重大科技攻关计划时,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应运而生并承担了主要的攻坚克难任务。
彼时,荷兰阿斯麦尔(ASML)已经成立18年了,距离1997年开启EUV光刻机研发也已经过去了5年。
一批精兵强将被集结,要缩短距离奋力赶超。
从英国访学归国后不久的刘世元,在学院派遣下,作为最早的几个技术骨干之一,加盟上海微电子装备有限公司,成为“100nm光刻机”研制任务总体组成员、控制学科负责人,并带出80多人团队,他们中不少人成长为国内首屈一指的光刻机系统专家。
“无论是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还是通过创业实现核心技术产业化,个人的发展要紧跟时代命脉,要始终瞄准解决国家迫切需要解决的‘卡脖子’难题。”刘世元介绍,继在“计算测量”领域获批科技部首批国家重大科学仪器专项并创立企业解决“卡脖子”难题后,2020年,他二次创业,创立宇微光学,开始迈向“计算光刻”领域。
宇微光学 ✦
YU WEI
宇微光学依托华中科技大学数字制造装备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等国家级平台在集成电路制造领域十余年深耕取得的重要成果,致力于光刻掩模优化设计技术与软件(OPC软件)的自主开发,保障我国IC制造厂商持续将芯片设计转化为芯片产品的能力。
扫码可关注宇微光学官微
【END】
· 更多精彩推荐